江湖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九天”的传闻,这是一个如同谜一样的组织,从创立之初就只有九个人,不会多也不会少,且每代九天成员均为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当其中有人身亡时,其他八人就会寻找一个适当的人选授以秘诀,成为新的一员。
加入九天之后,每个人都会放弃自己在世俗中的名字,接受自己上任的名号。他们以中古九天自称,这九天就是中央钧天、东方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皓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平时九天都隐居在全国各地,直到武林有大事发生的时候,他们才会现身。
九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平衡的大同社会”。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无视任何人与准则,他们并不认为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为了换取完美的时代,他们不惜血染神州。
“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江湖一直有着这种说法,他们代表了整个江湖最顶级的实力。其中的“两盟”说的是浩气盟与恶人谷这两大势力,从诞生伊始,两股势力之间便展开了无休止的争端。
恶人谷,是所有正派人士的噩梦,武林中人无不谈之色变。恶人谷是谁建立的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随着收容的恶人愈来愈多,让恶人谷的势力一发不可收拾,已经成为江湖上最大的一股邪恶力量,他们并不需要一统江湖之类的豪情壮志,他们只求自由自在,为所欲为。
自正道各派围攻恶人谷惨败后,武林中有识之士深感单凭各门各派或者短暂的联军是不可能消灭恶人谷的,所以各派派出精英,联合起来成立了浩气盟。浩气盟的职责只是联络组织各门派的英豪,以求群策群力。至于各门派、各帮会的事务,一概不许干涉。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由于当时唐廷的腐败和战略失误,洛阳、长安等重镇逐渐沦陷,昔日的繁华景象变成了哀嚎遍野的人间炼狱之景。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统领下的狼牙军无遗是安禄山极为重视的中坚力量,然而狼牙军虽是骁勇善战却也残暴异常,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惨绝人寰,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虽然各大门派对待叛乱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均未阻止门下弟子对陷入战火中的无辜百姓伸出援手。
然而随着叛乱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平静的武林江湖终也是未能幸免被卷入其中。被狼牙军陷害险致元气大伤的玄甲苍云军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成为江湖中对抗狼牙军的一支新兴的强大力量。各大门派也逐渐开始为对抗狼牙军贡献的力量。
就在中原武林在少林领导下走向秩序之路的时候,西南的一大势力--五仙(毒)教却发生了巨变。
五仙教可谓是历史悠久,就连大部分的五仙教众都不清楚自己教派的来历。自建教以来五仙教就一直有左右两大长老,五使和四鬼。左右长老地位极高,甚至能有教主的废立之权。在现任教主曲云接任五仙教主之时,左长老乌蒙贵认为她年纪太轻不能担任教主,但右长老艾黎却持相反意见,再经唐门在五仙的内奸从中挑拨,两派终于由口角发展到了兵刃相见。左长老乌蒙贵在天宝元年发动叛乱,曲云在右长老艾黎的帮助下平息了叛乱。失败的乌蒙贵带领残党逃入黑龙沼,意图东山再起。
这次的分裂大大削弱了五仙教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也间接造成了百年望族唐门的兴起,但是五仙自己也没想到,造成这次分裂的幕后黑手竟然就是自己的邻居--唐门。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唐书雁是唐傲天的长女,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十五岁的唐书雁跟随父亲拜访霸刀山庄的第四次名剑大会的时候遇到——霸刀山庄的少庄主柳静海,唐书雁与柳静海年纪相若,性情竟然极其投缘,两人相处融洽无比,此后数年,一直互通音讯。霸刀山庄老庄主柳五爷得知儿子心意之后,盘算如果能和唐门结下这桩亲事,遂遣人上唐门提亲。
唐书雁听闻此事,欣喜若狂,只待父亲点头,即可成就美满姻缘,唐傲天怎会看不出自己女儿的心意,他本也对霸刀山庄颇有见许之意,但近年来由于藏剑山庄名剑大会声名日上,霸刀山庄得声势大不如前,对将来唐门的壮大之助实在甚为有限,因此推托不许,唐书雁日日落寞寡欢,如此数月更是忧郁成疾,一病不起。
在唐傲天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枫华谷之战后,唐门势力大减,面对气势汹汹的五仙,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但是上天给了唐敖天一个最大的机会:开元二十六年五仙原教主魔刹罗神秘失踪,更离奇的是竟然留下一封书信,说是自己当年与方乾育有一女,可惜下落不明,希望能够找回复以教主之位云云。
唐傲天早对与唐门为邻的五毒提防多年,当然不会坐视,思索再三,唐傲天便让唐书雁,易名后打入五毒,煽动五毒内乱,并许诺只要大功告成之后,便亲自上霸刀山庄提亲。路转峰回,本以为今生无望的唐书雁自然是又惊又喜,当下答应,于是毅然前赴险地。
五毒教内教主遗命,众人自然不敢怠慢,在付出天价的黄金之后终于打听到教主之千金现名曲云,正是七秀坊七秀之一。当右长老艾黎找到曲云时,曲云正与藏剑山庄叶晖热恋之中,怎会去加入五仙教。艾黎略施小计,让曲云和叶晖之间互生误会,曲云一怒之下回到五仙继任教主,而随她一起的,还有早已暗恋曲云多时的孙飞亮(最后更是为了能够让心上人达成心愿,自愿接受万蛊噬心之苦,自愿被炼成毒尸)。
话说乌蒙贵本来就对曲云继任教主之事不满,一来曲云年纪太轻,而且根据五仙惯例,新教主都是上任教主从五仙使之中选定一人,而五仙使之一的灵蛇使正是乌蒙贵的女儿玛索,原本玛索还有希望获得教主之位的,却突然出现了这个莫名的女子,这怎能让对教主之位志在必得的乌蒙贵咽得下这口气?二来寻找新教主之事自己几乎没有出什么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乌蒙贵担心新教主上任之后会对自己不利。有了这两条乌蒙贵心中已有杀意,再加上有一个貌美如花、吹气如兰的少女在旁边略加挑拨,乌蒙贵毅然发动了叛乱。
曲云在右长老艾黎的帮助下迅速镇压了叛乱。乌蒙贵仓皇之中带领余党逃到了附近的黑龙沼之中,成立了天一教,自立为教主。由于他随之带走了五仙教的圣物神王木鼎,以及获得了南诏国王的秘密支持,没过多久,天一教的势力几乎压制了整个西南地区,他们不但牢牢控制住了黑龙沼,使得无数前来消灭他们的英雄侠士命丧黄泉,后来更在黑龙沼北方门户竹海修筑要塞,意图在西南干出一番事业来。
隋唐时期,洱海区域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史书上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地处六诏之南,因而简称南诏。蒙舍诏诏主细奴罗传位至第四代皮罗阁时,在唐的支持下,兼并了其余的五诏和其他小部落,并击退了吐蕃的入侵势力,经过十年的南征北讨,于唐开元25年统一整个洱海区域。当时唐于姚州建安宁城,向西南各地发展势力,与南诏发生冲突。南诏统一六诏后自感不可一世,秘密与吐蕃结盟,意图中原。
天一教掌握了五仙教制尸人之法,南诏国得知之后欣喜若狂,认为这是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在南诏的支援下,天一教开始在中原武林四处寻找武林高强之士以之练为尸人,预备在将来与唐军的战斗中起到奇兵的作用。
所谓尸人,是五仙教自古传下来的一种秘法,下咒之人用普通人和五种剧毒动物的血混合成毒汁,再加上十种毒草,一同在火上煮,待煮到一定时候,就可制成尸人,不但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就连功力也是原来的几倍。而且这种咒法最可怕的就是制作尸人之原体功力越高,制成的尸人也就越强,所以为了能够做出最强的尸人军队,天一教将目光盯向了各大中原门派。
各大门派为此损失了不少好手,但是他们都不太清楚五仙教和天一教的区别,五仙教本身以用毒见长,个性孤僻,更加不会向中原解释自己的门派内部分裂。就这样,五仙教也稀里糊涂成为了众矢之的,被中原武林唤做五毒教。
不幸的是,唐书雁却成为了天一教试验尸人的牺牲品。在唐书雁大功告成,成功分裂五毒之后,正欲悄悄离去之际却被乌蒙贵看出了破绽,恼羞成怒的乌蒙贵下令将唐书雁制成可怕的尸人。由于这是天一教第一次制作尸人,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唐书雁虽然变成了尸人,但是却还保有自己的思想。功力大涨的唐书雁轻而易举杀死了看守逃出来,但是却不能再回到唐门了。虽然她的相貌没有变化,但是肤色却变成了诡异的绿色,而且据那个被抓住的天一教巫师说还具有了长生不老的能力。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有什么能比与自己心爱的人分开而更加痛心呢?这时的唐书雁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变成一个彻底的女魔头。她要复仇!不但要向天一教复仇,更要向五毒教复仇!因为自己变成这个不老不死的鬼样子,都是由五毒教引起的。
她凭借自己尸王的身份,带领一批尸人杀回五毒,刚刚经历分裂的五毒教受到突然袭击,损失惨重,以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精力去讨伐天一教,这也为天一教后来在西南坐大埋下了伏笔。
宣泄过后的唐书雁躲入五毒圣地五毒潭中,时不时出来骚扰五毒教一番,总之不肯让五毒教有一天安宁可过。因为她知道,这辈子,她再也不能回到柳静海身边了……
唐书雁在五毒潜伏了五年之久,费尽苦心,终于让左长老乌蒙贵下定决心叛乱。唐傲天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但是,他等来了五毒的内乱却没有等回自己的女儿……
没有人知道武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像没有人知道江湖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一样。有人说过,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许,这人就是江湖出现的原因吧。
但是可以明显得知的是,唐朝以前是没有江湖的,换句话说,那时候并没有什么武林人士,有的只是侠客而已。
相对武林而言,侠客的出现就非常早了,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就在自己的论著中提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这时候就可以看出侠客对于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了,已经达到能够与儒生相提并论的地位。而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特别为侠客做传,是为《史记·游侠列传》。
直到唐朝以前,侠客们还处于一盘散沙之中,大家独来独往,互相之间也只是偶有联系,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社会关系。而且早期的侠客们实际上还过着不为人们所承认的尴尬生活,随着君王专制的发展,这些以武力行使道义的人,越来越被政府所深恶痛绝。
不过历史却一直在为侠客们创造机会。自秦汉后,中国跨入了一个庞大的分裂时期,分裂带来的自然是社会的不稳定性与人民的不安全感,这时候下层人民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的侠客也越来越期待。
特别是隋朝末年,随着官匪横行,大量侠客也相应出现。渐渐的,侠客们按照地域不同划分出不同派别,这在《说唐》中可以看到许多介绍。中国的武林制度就此开始萌芽。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乃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净供法衣,取给公府”。跋陀可算是少林寺的开山祖师。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海路抵广州,最后寓止少林寺,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尊为禅宗祖庭。
北周建得三年(公元574年)5月27日,武帝废佛,少林寺被毁。大象年间(公元589-581年),北周静帝恢复佛教,流亡外地的少林寺僧众又回到少林寺,少林寺复兴,并改名为陟岵寺。隋文帝崇尚佛教,仍改回少林寺之名,赐田百顷。
历经动乱的少林僧人们意识到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单是依靠佛祖的保佑和帝王的赏识是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惟有自食其力、以武强身,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也许佛祖真的听到了僧人们的祷告,由于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公元619年,东都洛阳的王世充废掉了自立为帝的隋越王杨侗,自立为“大郑皇帝”,建元“开明”。而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儿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于617年起兵反隋,并得到突厥的援助。次年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渊先占据关中大部,然后又东下攻击王世充。天下英雄逐鹿中原。
当时少林寺地处王世充的势力范围。王世充把柏谷屯改为擐州,令侄子王仁则驻守在那里。这柏谷屯在少林寺西北约二十五公里处,是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赐给少林寺的。王仁则占据了柏谷屯,少林寺的僧众也就断绝了斋粮的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唐军大举包围洛阳,在轩辕关下,李世民和王世充的部队展开了激战。这轩辕关位于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阙口处,是洛阳通往东南许昌、南阳方向的咽喉要道。王仁则所守的擐州城即柏谷屯,地形险要,是扼守十八盘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李世民夺下十八盘后,又攻打擐州城,但久攻不下。
少林寺寺主志操眼光远大,他审时度势,认为李渊深得民心,必将一统天下,而王世充、王仁则之流残暴如虎狼,难成大事。于是,他与众僧商议,要协助秦王李世民夺取擐州城,众僧早就不满王仁则欺压百姓的恶行,当即一拍即合。经过谋划,一群少林僧人潜入城内,买通了守城军官赵孝宰;另一群少林僧人则埋伏在城外,待机而动。四月廿七日这天,少林僧人里应外合,杀入擐州城。武艺高强的昙宗等人擒住王仁则,赵孝宰等人打开城门,唐军与少林僧人一拥而人,夺取了擐州城。
三天后,秦王李世民派上柱国李安远亲至少林寺慰问,并接见了立功的十三位僧人。这十三位僧人分别是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场、大将军僧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李安远还宣读了李世民的亲笔信。李世民手书原件,后由唐玄宗交一行禅师转送少林寺,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少林寺内。
同年五月,秦王李世民俘虏了窦建德,王世充出城投降,唐军占领洛阳。
自唐初至开元年间(公元618年-714年),在唐朝诸帝的护持下,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妙楼香阁,俯映为林,金刹宝铃,上摇清汉”,楼台殿阁凡五千余间,僧徒达两千余人。一时高僧云集,帝王游幸,文人忘返。少林寺作为唐朝王家大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得到国家的扶持,自然日益壮大,而围绕着少林为主的武林体系也渐渐建立起来。可以说,中国的武林历史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所以后来才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但是作为中原武林的领导者,少林也有自己的烦恼。
首先是来自天竺的一批和尚,刚来之时还只是谈经论道,后来不知为何竟打起少林的主意。宣称中华佛学出自天竺,少林寺自然也应该由天竺人来当住持,少林众僧当然不会答应,这帮天竺和尚就找了少林附近的一所破庙常住下来,不时骚扰一番,令方丈颇为头疼。
其次就是那批来自东洋的武士,他们明取暗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少林藏经阁的武学秘诀。
然而,还有第三股势力也盯上了少林,那就是被赶到西域去的明教。他们不但撺掇天竺僧来掌管少林,而且还向东洋武士说少林寺藏有天下大部分的武学秘笈,更是自己出动人手,时不时到少林捣乱一番。目的是为了能够分散少林精力,使之腾不出手来与自己为敌。
经历了大周一朝,天策府行为越来越低调。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他们仍然默默守护着李姓王朝,“东都之狼”随时会扑向大唐的敌人,将他们撕个粉碎。
虽然武则天下台了,但是并不意味着神策军的失势,相反,他们找到了更为强大的靠山。早在武周时期,为了便于控制,武则天命令由宫中的宦官来作神策军的最高指挥。到了玄宗时期,神策军大权便落到了红人高力士的手里。不但如此,在杨氏得宠之后,高力士更是和杨国忠等人勾结,牢牢地控制住了神策军的大权。
天策府是为了维护李姓皇朝和武林现状,才会参与剿灭明教的活动。但是神策军不一样,杨国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重情重义的武林人士正是杨国忠心中最大的钉子,所以才想以神策军之名,消灭任何以后有可能与自己为敌的门派。而神策军盯上的第一个势力,就是丐帮。
就在中原虎狼之师互相张开自己爪牙之际,山海关外一条毒蛇正冷冷看着天下,嘴里发出咝咝之声。
安禄山为营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即战斗的意思。
禄山少孤,后其母嫁给安姓,随继父姓安。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宰相张九龄洞悉安禄山以后必会造反,请唐玄宗斩之,唯玄宗惜其才,才得不死。
安禄山貌似忠诚,但生性狡诈,常献奇珍禽异兽给玄宗讨其欢心,亦善事帝左右,多夸其能,并使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之对玄宗应对颇为投机,遂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又加权相李林甫为巩固相位,杜绝出将入相的习惯,劝玄宗用寒微的蕃人为将;安禄山更得到玄宗的信任,赐爵东平郡王,后兼河东节度使,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升任平卢节度使,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是武将封王的第一人,又是胡人,这更是前所未有。
但是安禄山决不会就此满足,早将眼光瞄准中原。他命自己的义子安伯天设立“蛇牙”,笼络天下能人为自己效力,一来为自己打探消息,二来负责暗杀与自己敌对的王公大臣。
安禄山与杨国忠素来不和,蛇牙和神策军自然也是不共戴天。他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打击神策军,借以削弱杨国忠的势力。这才有后来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的“安史之乱”,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就在中原武林在少林领导下走向秩序之路的时候,西南的一大势力--五仙(毒)教却发生了巨变。
五仙教可谓是历史悠久,就连大部分的五仙教众都不清楚自己教派的来历。自建教以来五仙教就一直有左右两大长老,五使和四鬼。左右长老地位极高,甚至能有教主的废立之权。在现任教主曲云接任五仙教主之时,左长老乌蒙贵认为她年纪太轻不能担任教主,但右长老艾黎却持相反意见,再经唐门在五仙的内奸从中挑拨,两派终于由口角发展到了兵刃相见。左长老乌蒙贵在天宝元年发动叛乱,曲云在右长老艾黎的帮助下平息了叛乱。失败的乌蒙贵带领残党逃入黑龙沼,意图东山再起。
这次的分裂大大削弱了五仙教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也间接造成了百年望族唐门的兴起,但是五仙自己也没想到,造成这次分裂的幕后黑手竟然就是自己的邻居--唐门。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唐淑燕是唐傲天的长女,开元二十七年跟随父亲参加藏剑山庄的第四次名剑大会时遇到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藏剑山庄五庄主,叶凡。那时叶凡正值青春年少、英气勃发之际,看见叶凡风度翩翩,少女早已芳心暗许,一颗心思都在叶凡身上了。老练的唐傲天怎会看不出自己女儿的心意,本来其实他对近来声名日盛的藏剑山庄颇有见许之意,如果能够与藏剑联姻,实在对唐门将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但是唐傲天却不能这么做,在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枫华谷之战后,唐门势力大减,面对气势汹汹的五仙,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但是上天给了唐敖天一个最大的机会:开元二十六年五仙原教主魔刹罗神秘失踪,更离奇的是竟然留下一封书信,说是自己当年与方乾育有一女,可惜下落不明,希望能够找回复以教主之位云云。
教主遗命,众人自然不敢怠慢,在付出天价的黄金之后终于打听到教主之千金现名曲云,正是七秀坊七秀之一。当右长老艾黎找到曲云时,曲云正与藏剑山庄叶晖热恋之中,怎会去加入五仙教。艾黎略施小计,让曲云和叶晖之间互生误会,曲云一怒之下回到五仙继任教主,而随她一起的,还有早已暗恋曲云多时的孙飞亮(最后更是为了能够让心上人达成心愿,自愿接受万蛊噬心之苦,被曲云炼成毒尸)。
天宝元年五仙新教主上任,万象更新,唐傲天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思索再三,唐傲天让自己的女儿唐淑燕易名后打入五仙,煽动左长老乌蒙贵发动叛乱,许诺只要大功告成之后,便亲自上藏剑山庄提亲。听到这话唐淑燕自然是又羞又喜,当下答应。
话说乌蒙贵本来就对曲云继任教主之事不满,一来曲云年纪太轻,而且根据五仙惯例,新教主都是上任教主从五仙使之中选定一人,而五仙使之一的灵蛛使正是乌蒙贵的女儿林梦兰,原本林梦兰还有希望获得教主之位的,却突然出现了这个莫名的女子,这怎能让对教主之位志在必得的乌蒙贵咽得下这口气?二来寻找新教主之事自己几乎没有出什么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乌蒙贵担心新教主上任之后会对自己不利。有了这两条乌蒙贵心中已有杀意,再加上有一个貌美如花、吹气如兰的少女在旁边略加挑拨,乌蒙贵毅然发动了叛乱。
曲云在右长老艾黎的帮助下迅速镇压了叛乱。乌蒙贵仓皇之中带领余党逃到了附近的黑龙沼之中,成立了天一教,自立为教主。由于他随之带走了五仙教的圣物神王木鼎,以及获得了南诏国王的秘密支持,没过多久,天一教的势力几乎压制了整个西南地区,他们不但牢牢控制住了黑龙沼,使得无数前来消灭他们的英雄侠士命丧黄泉,后来更在黑龙沼北方门户竹海修筑要塞,意图在西南干出一番事业来。
隋唐时期,洱海区域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部落,史书上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地处六诏之南,因而简称南诏。蒙舍诏诏主细奴罗传位至第四代皮罗阁时,在唐的支持下,兼并了其余的五诏和其他小部落,并击退了吐蕃的入侵势力,经过十年的南征北讨,于唐开元25年统一整个洱海区域。当时唐于姚州建安宁城,向西南各地发展势力,与南诏发生冲突。南诏统一六诏后自感不可一世,秘密与吐蕃结盟,意图中原。
天一教掌握了五仙教制尸人之法,南诏国得知之后欣喜若狂,认为这是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在南诏的支援下,天一教开始在中原武林四处寻找武林高强之士以之练为尸人,预备在将来与唐军的战斗中起到奇兵的作用。
所谓尸人,是五仙教自古传下来的一种秘法,下咒之人用普通人和五种剧毒动物的血混合成毒汁,再加上十种毒草,一同在火上煮,待煮到一定时候,就可制成尸人,不但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就连功力也是原来的几倍。而且这种咒法最可怕的就是制作尸人之原体功力越高,制成的尸人也就越强,所以为了能够做出最强的尸人军队,天一教将目光盯向了各大中原门派。
各大门派为此损失了不少好手,但是他们都不太清楚五仙教和天一教的区别,五仙教本身以用毒见长,个性孤僻,更加不会向中原解释自己的门派内部分裂。就这样,五仙教也稀里糊涂成为了众矢之的,被中原武林唤做五毒教。
不幸的是,唐淑燕却成为了天一教试验尸人的第一个牺牲品。在唐淑燕大功告成,成功分裂五毒之后,正欲悄悄离去之际却被乌蒙贵看出了破绽,恼羞成怒的乌蒙贵下令将唐淑燕制成可怕的尸人。由于这是天一教第一次制作尸人,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唐淑燕虽然变成了尸人,但是却还保有自己的思想。功力大涨的唐淑燕轻而易举杀死了看守逃出来,但是却不能再回到唐门了。虽然她的相貌没有变化,但是肤色却变成了诡异的绿色,而且据那个被抓住的天一教巫师说还具有了长生不老的能力。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有什么能比与自己心爱的人分开而更加痛心呢?这时的唐淑燕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变成一个彻底的女魔头。她要复仇!不但要向天一教复仇,更要向五毒教复仇!因为自己变成这个不老不死的鬼样子,都是由五毒教引起的。
她凭借自己尸王的身份,控制了一批尸人杀回五毒,刚刚经历分裂的五毒教受到突然袭击,损失惨重,以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精力去讨伐天一教,这也为天一教后来在西南坐大埋下了伏笔。
宣泄过后的唐淑燕躲入五毒圣地五毒潭中,时不时出来骚扰五毒教一番,总之不肯让五毒教有一天安宁可过。因为她知道,这辈子,她再也不能回到叶凡身边了……
没过多久,叶凡便到唐家堡寻找唐淑燕,却已是人去楼空。恰在此时叶凡认识了唐淑燕的妹妹,唐傲天次女,唐小婉。最后竟然带着唐小婉私奔,引起了唐门和藏剑数十年的纷争。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随着明教日益崛起,新势力与传统势力之间的冲撞不可避免,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丐帮和唐门。相比其他势力,丐帮和唐门最看重武林地位之事,对于明教这种挑战自己权威的行为更是要给与严厉打击,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对于明教来说,江湖势力已经被各大势力瓜分完毕,自己要想在江湖中树立地位,也正需要一战来扬名立万。
大战已不可避免。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七月廿七,丐帮与唐门联盟在长安城外的枫华谷和明教展开决战,由于联军的计划已被明教事先知晓,在明教的埋伏与机关之下,联军遭到重创。唐门元气大伤,门主唐傲天失去双腿;丐帮高手死伤大半,帮主下落不明,郭岩接任帮主之位。明教一举击败丐帮、唐门两大门派,声势大震,威名直逼少林。
明教的声势越来越大,不但在武林,即使是在平民百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明教。明教势力开始以举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迅速蔓延。明教过快的扩张终于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明目张胆对少林权威的挑战也引起朝中许多信佛大臣的不满,中国宗教的悲剧时期来到了。
唐玄宗即位之前就对国内混乱的宗教形势很是不满,各种名目繁多的宗教比比皆是,不少宗教更是借机圈地骗钱,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明教诸位首脑感慨明教多年来的顺利,认为江湖之上,再也无人可以阻挡明教锋芒,向朝中拓展势力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此后数年,明教尽遣手下,开始频繁向朝中大臣伸手,欲借此巩固明教的宗教领袖地位,不料此举却引起皇室的恐惧。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颁布了“破立令”,宣布除了名单上所列教宗之外全部归于邪教之类,限期解散,明教自然首当其冲。
在枫华谷一役声威大震的明教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屈服,他们或明或暗地进行抵抗,单个教徒的活动仍有增无减,利用地下据点,不时发动一些过激行动。开元二十七年夏,又一场大规模行动在暗中策划了。明教策划在长安举办一场大的暴动,来炫耀自己的力量,迫使玄宗放弃“破立令”,宣布明教为合法组织。
但是明教失算了,因为他们的敌人不再是以前那些莽撞的武林侠客,而是被黑白两道所敬畏,称为“东都之狼”的--天策府。天策府作为朝廷在武林的代表,自然不能允许明教如此明目张胆的活动,为了对付明教,天策府对提供情报的任何人士给予奖励,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很快天策府就发现了明教的意图。
六月初十,天策府得知明教会在长安的光明寺召开秘密会议,教内所有重要人士都会参加,于是天策府全员出动,“光明寺事件”爆发。
虽然明教大多都是武林高手,但是面对经过训练的天策铁骑还是毫无办法。比起普通的兵士,天策府的士兵都经过特殊训练,他们知道怎么才能有效对付这些武林人士。更何况,天策这次有备而来,他们早就请了少林武僧助战,这样一来,双方势力差距极为明显,很快战斗就结束了,明教左右使者战死,三大法王叛教,仅有陆危楼与卡卢比得以幸免。
红极一时,几乎要统治整个武林的明教,轰然倒塌……
大唐神龙元年,藏剑山庄第一代庄主叶孟秋在西湖边上建立了藏剑山庄。同年在武林上宣布四年后,把自己的配剑御神作为第一届名剑大会的彩头送于当世第一剑客。设立这个大会的目的本是以剑会友,怎奈与有百年历史的霸刀山庄的鸣刀大会性质相同,碰个正着。
自此之后,藏剑山庄每隔十年就会铸出一把当世无双的宝剑赠给当时江湖上最有名望兼武功剑法最高的剑客。但是叶孟秋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名剑大会就成为江湖上最大的盛事之一。你道有百年历史的霸刀山庄如何作想。此事的确留下了祸端,在此先不表。
藏剑山庄的剑如何之好?竟能让天下英雄争夺?剑的确是锋利无双,这点当然不在话下,但更让人心动的还是能被藏剑山庄邀来品剑的人。能跟这些已不愿在江湖上跟人动手的人过上一招半式,这辈子在武学上都用之不尽了;在名声上,今日能接住高手一招半式,那明日就能名动江湖。为名为利,人之所往,又哪能不动心?
名剑大会是每十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在西湖边上的藏剑山庄举行,定下的规矩是不分正邪,一对一比剑决胜,但杀人者除名,宝剑由剑法最高者得,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每场赛后都有足够时间让选手休息。
二月的第一天,藏剑山庄就决定品剑与观剑的人数。藏剑会由庄主护送剑帖到府上,从出门那一刻起,剑帖就能被任何人抢夺,拿到剑帖的人也能转让给他人。藏剑是认帖不认人的,任你阿猫阿狗,是正是邪,如有剑帖藏剑都是一视同人、待为上宾。第一次名剑大会的剑帖在江湖上卖到八千两黄金的高价;第二次名剑大会的剑帖则卖到了一万五千两黄金的高价。
第一次名剑大会是在唐景龙三年举行。
第一次名剑大会彩头名为“御神”,长三尺三寸,重六十六两六钱,乃西湖湖底所得多把古越国宝剑中的其中一把,经多道工序,历时五年在高温下精炼而成。御神乃藏剑山庄第一代庄主叶孟秋为自己亲手打造的配剑,劈金断玉,曾伴随中年时的叶孟秋扫荡江南群魔,诛五霸,赢得江南大侠的称号。该剑现在隐元会的天罡地煞兵器谱上排天罡第二十六位。
该次名剑大会邀请来品剑的一共六位。乃是当年武功还没大成的“剑圣”拓拔思南、“剑舞”公孙大娘(来的其实是公孙二娘,只因叶庄主也搞不清楚有二娘此人)、少林达摩堂首座灵善(出家人没来,来的是方丈俗家大弟子李君延)、唐门上任门主唐怀仁、明教教主陆危楼(竟然把剑帖随便卖了八千两黄金,买主却还是唐怀仁,一人两张剑帖,也就是六人的位置变成五个人的了)、纯阳的吕洞宾(实际来到藏剑的是大弟子谢云流)。经过十天的“品剑”,方丈俗家大弟子李君延先上,吕洞宾大弟子谢云流胜李君延;“剑圣”胜谢云流;“剑圣”又胜唐门上任门主唐怀仁;最后由公孙二娘险胜了年轻的“剑圣”半招,拿得御神宝剑。
第二次名剑大会是在唐开元七年举行。
这次名剑大会的宝剑名为“正阳”,长三尺七寸,重三十两八钱,宽剑厚刃,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乃采集五种天火之碎片高温溶合而成,剑气炙烈,斩妖诛邪,万魔难侵。该剑现在在隐元会的天罡地煞兵器谱上排天罡第二十五位。
该次名剑大会邀请来品剑的一共七位。武功已经大成的“剑圣”、年轻的天策将军李承恩、少林达摩堂首座灵善(出家人还是没来,来的是方丈俗家大弟子李君延)、明教教主陆危楼(还是把剑帖卖了,这回是一万五千两黄金,买主是长歌门掌门欧阳卫。奇怪的是欧阳卫并不善使剑,更奇怪的是欧阳卫送来一个完全不懂武功,并受了严重内伤的十二岁少年,最后被庄主收做了四剑童之末,改名曰剑思,并治好其伤病,传其一身武功)、纯阳的谢云流(谢云流失踪了,来的是当时的掌门大弟子李忘生)、神策将军武镜,最后一个剑帖是给昆仑掌门天云道长的,但少庄主之一的叶凡经恶人谷入昆仑山时被恶人谷“雪魔”王遗风所伤,夺得剑帖。
这次“品剑”用了二十来天,天策将军李承恩先上,欧阳卫送来的十二岁少年自动弃权,李承恩胜;神策将军武镜胜天策将军李承恩;神策将军武镜又胜少林俗家大弟子李君延;“雪魔”王遗风胜神策将军武镜;李忘生胜“雪魔”王遗风;最后还是由“剑圣”胜李忘生,拿得正阳宝剑。
但是藏剑山庄真正在武林上大放光彩还是从第三次名剑大会开始的,那也是现任庄主叶英刚当上庄主之后第一次举办名剑大会。
第三次名剑大会是在唐开元十七年年举行。
藏剑山庄拿出来的是宝剑“碎星”,长三尺五寸,重六十三两五钱,有诗为证:“神器化成,阳文阴缦;流绮星连,浮采泛发;飞光碎星,穷理尽现。”
这次的宝剑却没有经过任何比试就被明教两位护法夺走。
但是藏剑山庄的真正武功却在这一届名剑大会显露无遗,年轻的新任庄主在与明教护法的交手中不落下风,让世人为之咂舌。
最近的一次就是在唐开元二十七年举办的第四次名剑大会。
这次名剑大会的宝剑名为“残雪”,长一尺八寸,重二十三两四钱,与其说是剑还不如说是匕首,银色的剑身上有点点的银色金属颗粒,光辉异常耀眼,是为残雪。乃新庄主叶英花了三年时间在南海海底寻得千年寒铁,又花了六年时间精炼而成。该剑现在在隐元会的天罡地煞兵器谱上排天罡第十八位。
经过上次的名剑大会,藏剑山庄在江湖上声名大振,藏剑山庄在武林人士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铸剑的山庄了。
该次名剑大会邀来品剑的一共有八位,但只来了七位。“剑圣”拓拔思南(但却把剑帖送回藏剑山庄,江湖都不得其解,以为“剑圣”对藏剑山庄有所不满,庄主却明其意把剑帖给了剑思。你道这剑思是什么来头,长歌门掌门欧阳卫、“剑圣”、藏剑山庄都对其如此关爱,在此先不细表)、七秀坊公孙大娘(因师门有事没来,剑帖留在了七秀,但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据说是被明教法王莫言急所盗)、少林达摩堂首座灵善(出家人这回连弟子都没派来,剑帖同样也没流传出去)、明教教主陆危楼(这回派了法王莫言笑)、纯阳现任观主李忘生(但刚出华山就被一黑衣蒙面剑客所拦,你道谁有天大的胆敢拦这武功已出神入化的大派掌门,偏偏出人意料的是李忘生连招都没过就把剑帖交予这黑衣蒙面剑客)、昆仑掌门天云道长、天策将军李承恩(被朝廷征收了,指派来的是安禄山的宠将令狐不灭,但半道上被一黑衣蒙面剑客杀死夺得剑帖)、神策将军武镜。
这次“品剑”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抽签由神策将军武镜先上,被黑衣蒙面剑客重伤。天云道长也没过数十招就认输了。来日上场的是已经二十二岁的剑思,谁都想这剑思又如何是黑衣蒙面剑客的对手,都言在十招内必见胜负,出人意料的是两人你来我往,竟然过了上百招,最终非因剑法不如而是内功不及才露败像,黑衣蒙面剑客正想断其手筋、绝其剑道,可不知谁在台下叫了声不知是谁的生辰八字,竟保住了剑思一身武功。次日黑衣蒙面剑客又大败明教左右法王,力压群雄,夺得宝剑“残雪”。如今一年过去了,仍是只知那黑衣蒙面剑客剑术高强,与中原武术大异,江湖上各种说法都有,隐元会对这个秘密的开价是一万两黄金,当然这事跟大家都没什么关系,自然也就没人会去买这个秘密。


评论 COMMENT 共 0条
你未登录,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