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此登录
< 返回知识库中国古代兵器

2018-06-07 13:14:34

12号字
12 14 16 18 20 22

①远古时代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

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钺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石斧演化而来的。

从考古出土的器物来看,中国所有的斧形器物,最早都来源于距今1万年至170万年前石器时代斧形砍削器。这种砍削器大多是从河床上拣来的砾石打击而成,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产生刃口,用作刮割的用具。这个时期的石器表面凹凸不平、敲制粗糙、不经磨削,史称旧石器时代。

到了距今1万至4000年的时候,先民开始对石材的选取具有目的指向性,采集美石(美石为玉)加工成砍削器物。并随着审美观念的转化对美石(玉)进行加工、磨削,雕刻并且制成各种器型,玉斧也就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尤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器物为最,从而使石(玉)斧成为一种生产工具或成为一种显示身份或祭祀礼仪用物。

 

②商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斧。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斧的特点:衡阳出土的青铜斧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但钺身较薄、青铜钺的装柄方式为内安柲。斧身多饰有雷纹,并且花纹非常精致美观。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


③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后,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有一种空头斧,大多是管形銎(qióng),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

 

西安博物院藏西周

④三国斧钺的制作受到兵家重视。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战斧100把,质地优良。他还写下一篇《作斧教》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重要。晋代以后,斧钺的形制有了新变化,其刃部加宽,相减短,便于操持,砍杀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样不同有长柄斧、凤头斧等。

⑤隋唐劈砍有力的斧,在隋唐时也较为流行。隋唐时代的斧,刃部加宽,柄也减短,砍杀效能相当高。佚式样有长刻斧和凤头斧。斧钺流行军中,成千的军士持长斧作战。唐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安禄山厮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了安禄山统率的镖悍的北方骑兵。

⑥宋宋朝军队的主要敌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骑兵,而宋军在骑战中常处于劣势,主要靠步战取胜。所以宋兵多持斧钺抗击辽金铁骑的冲击,以临敌制胜。

⑦金在发现的金代考古资料中,铁斧均被看作生产工具。然而许多文献史料记载,金代兵器中也有斧类。阿城双城村辽金墓出土6件铁斧,大部分为长方体,也有个别的亚腰状,长在12一14厘米之间,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铁刀、铁矛、铁链、铁甲片等兵器。可见,这些铁斧在战争中可能作为兵器使用,阿城出土的铜象棋子“士”背面就是一个士兵手持长柄战斧的浮雕形象。斧的杀伤很强,以劈砍为主,属于重兵器。

⑧元军队喜用小斧、大斧和宽体大斧。

 

短柄小

⑨清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战场上使用灵活。中国史籍中鲜见斧兵的记载,而古典小说中则多有描述。

 

发 言
返回
标题 作者

评论 COMMENT 0

你未登录,请登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