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还变成以前的样子,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随着他的身体增长,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商极高,地变得极厚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极长,天和地的距离有九万里之遥,盘古的身高也有九万里之长。九万里长的盘古,屹立在相距九万里的天地之问,威风凛凛。岿然不动。
又是多少年过去。天和地都长得很结实,各自的位置也非常稳固了,再包不用担心它们会合拢在一起子、屹立在天地之同的盘占精力也耗尽他感到非常的疲劳.就躺下去,他一躺下去,便精疲力竭地死去了,就在盘古死去的刹那间,他的岗身突然发生奇异的变化:他口中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化成了抚育子物的风和天空中的云;他最后的一声吼叫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留恋世界的最后一一缕目光变成了耀眼的闪电;他的两段眼睛升一-子天空,左眼变成,光辉夺目的太阳,照耀着白天;右眼变成子美丽洁白的月亮,照耀着黑夜;他的手足四肢和身躯变成子东、西、南、北四边力和高耸人云的五岳一一一泰。乒霍 、恒山、崇高;他周身流动的血液变成了奔涌不息的江河湖海;他遍布全身的筋脉变成大地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他全身的肌肉变成子孕育万物的良田沃土;他的头发和胡须飞上天空。变成了亮品晶的星辰;他的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各种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玉石、圆亮的珍珠;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覆盖天地的花革树木;就连他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甘霖和雨露。蕊占用他全部的精神和力量创造子天和地,死后又化为了了万物,才使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绚两多姿,无比美丽。
盘古死了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神,名叫女娲。她有着一张美丽的人脸,苗条的蛇的身子,一天能变七十多次。女娲在莽莽的天地问行走着、观看着。美丽的空中,日月星辰交相辉映,自云在瓦蓝的天空飘忽;广阔的土地上,山川秀丽,繁花似锦,虫鸟争鸣。和风吹拂着她的长发,细雨滋润着她美玉般的面颊。
女娲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可是渐渐地,她觉得不满足了。她总觉得这大地上还缺少点什么,使她感到寂寞和孤独。她要给这世界再添点东西,让整个世界充满生机和繁荣。
可是添点什么才好呢?女娲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不觉走到了黄河边,她感到有点疲倦了,便在河边坐了下来。
她一边看着河水中自己的倒影,一边随手捧起一把黄土不经意地捏着捏着。忽然她灵机一动,世间什么样的生物都有了,唯独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才使她感到如此的孤独和寂寞。那么,为什么不创造一些像自己一样有生命的东西呢?
想着想着,她便将手中的黄土仿照自己的形貌捏出一个像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小东西放到地上,说也奇怪,这小东西一接触地面,居然会直立行走,能说话。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着女娲叫"妈妈"。
女娲看着这美丽聪明的小生物,又听到他叫"妈妈"的喊声,真是又惊又喜。她赶忙又捧起泥土不停地捏造出来。不一会儿,一群可爱的小娃娃就出现在她的周围。娃娃们围绕着女娲欢乐地蹦着、跳着、笑着,"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女娲高兴极了,开怀地大笑起来,她再也不感到寂寞和孤独了。
女蜗给这些聪明美丽的小生命起名蚋做"人"。人就是能直立行走的意思。女蜗决定让充满聪明智慧、能说活,会直立行走的"人"做世界的主人,管理世界上的万物,为让人充满大地,女娲不停地揉啊捏啊。可是世界太大了,当她造的人四散在辽阔的大地上的时候,还是少得可怜,而她却感到疲劳不堪,这时,她想出,一个绝妙的好办法。女崖上扯下一根野藤,把野骆伸迸黄河里,搅起黄泥浆,然后将野藤提起用力向地面一挥洒,强刻,无数溅落在地上、泥点都变成了欢蹦乱跳的人.用这种办法创造人,又快又省事藤条挥,就有一大群人出现.不久,大地就布满把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布满人类,可是人类是要死的。怎样才能让人类绵延不绝地发展下去呢?女娲又在动脑筋后来终于给她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人类分成男女,让男人和女人婚配,生儿育女, 他们自己担负起创造后代的责任。
从此以后人类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绵延不绝,并且愈来愈多。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平静无事。人类自由自在地在大地上劳动、生活。不料有一年,天地发生了可怕的变化,一场灾难陡然降临人间。支撑着天的东、西、南、北四边的天柱毁坏了,造成天崩地裂。天,露出了一个一个的大窟窿,不能再覆盖大地;大地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地的地面断裂,塌陷成一道一道的深壑鸿沟。
洪水从地心中喷射出来,江河湖海掀起滚滚巨浪,冲向大地。洪水巨浪吞没了无数房屋和人畜。森林里也燃起熊熊大火,大火不断蔓延,烧毁一切生物。
毒蛇猛兽也纷纷跑出来伤害人类。凶恶的大鸟,不时从天空中闪电般冲下来,抓走老人和孩子。出现了一条残暴的黑龙,乘机兴风作浪,毁坏田垄,掀翻房屋,吞食人畜。
世界一片可怕凄凉景象。人类已无法再生存下去。
女娲看着她所创造的人类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难,痛心极了。她决心补天修地,止水灭火,惩处凶禽恶兽,把人类从濒临死亡的绝境中拯救出来。
女娲站在大地中央,环顾周围的一切,思谋着如何着手这巨大而艰辛的工作。她从高山、河流里拣来了无数的五彩石,堆积在一起,利用森林中熊熊燃烧的大火,把五彩石熔化成石浆。而后她手捧滚烫的石浆,纵身飞起,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一个地填补好。补上这五彩的石浆,天虽然没有原先那样光滑,却比先前更加美丽多彩了。
女娲怕补好后的天还会坍塌,就杀了一只大鳌,斩下它的四足当作天柱撑在天的四方。从此之后,天稳稳当当地坐在四根结实的天柱上,再也没有发生坍塌的事故了补好了天,女娲又赶到冀州,杀死那条作恶多端的黑龙,逐走那些吃人的凶禽猛兽,使人类不雨受到禽兽的残害。
现在就要治理那浪涛滚滚的大洪水了。女娲走遍了神州大地,把所有芦苇都集中起来燃烧成灰,堆积起来,堵塞那滔天的洪水,填平了被洪水冲开的沟沟壑壑。洪水被止住了,大地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女娲为了人类的生活更丰富更愉快,又创造了一种形状像凤鸟的乐器--笙簧。笙簧用葫芦做成,里面插上十三只管子,吹奏起来发现悠扬悦耳的乐声。她把这乐器送给人类,教会他们演奏的方法。人类有了这乐器为伴,果然生活得比以前更加愉快、欢乐了。
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没有火的。到了夜晚,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吃的当然是生的。当时,火掌握在雷神手里,只有当雷神:窆怒,炸起响雷,放出闪电,闪电燃起树木,发出熊熊火光时,人们才看见火。但等树木燃烧完了。火也熄灭了。树林中有些被烧死的野兽,人们吃了觉得味道比生的好吃多了。人们渴望得到火可中到哪里才能寻到火呢?
火还是有的,不过那在极远极远的地方,在大地的极西极西,连太阳和月亮也照不到的遂明国里。这遂明国,不分寒暑,四季如春天般温暖;不分昼夜.光明永远照耀大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是遂明国里有一棵其大无比的树,叫"遂木"。这遂木的树身几千几万个人牵手也抱不过来,树叶盘曲缠绕,遮天盖地,占有几万顷的土地。正是这棵神奇的树发出照耀大地的光和热,所以又称它为"火树"。
如果能从这火树取些火种回来该多好!可是几万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去试一试。因为遂明国实在是太远了,要翻过一千座高山,渡过一万条大河,越过荒瘠无边的沙漠,途中还有许多毒蛇猛兽拦路吃人。
这一年,有一个青年人,他有着铁打的体魄,超人的力量,卓越的智慧,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周围的人没有不夸赞他的。这青年听说遂明国有不灭的火树,决定去取一些火种回来。为人民造福。
青年带上弓箭、刀枪出发了。一路上遇到无数艰难险阻。高山挡路.他结藤攀石翻过去;大河阻拦,他伐木造舟渡过去;漫攫沙漠、他拨挝戴.赶过去;强蛇瓶怫要吃他,他拔出怆弓箭御它们搏斗杀死它。
烈四焦子他的皮肤;严寒冻偎他的唧风电无情地抽兹他的肌体:饥饿、渴、劳累、协埔曾缝他一次次倒下去.他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坚强地继续前进,时间-天天地过去,不知过六多少年,也不知走多少万坚路,污年人走呀走呀,走褂连太羽亮也被他甩在后瓯现路途耗他似是落入黑暗王国,只能摸索着行进。
这瓦照着远方,理子一缕像晨曦一一样微弱,亮光。青年人高兴得连心也要跳出来,那发光的地方就是遂明圈青年抖擞精神,迈大步,奔去。
他终来到遂明国,站要邵楝大树下大树处处闪蛾药美丽的火光.像珍珠一般璀璨夺,把远删方照耀辱一一片光明,
遂国既无太阳,也无月亮,全靠这橼大树发光,那么这棵火树为什么会发出火光呢?青年人仔细地观察着、寻找着。啊,看见!原来大树上有无数个长着长熙脊背、白肚皮,像鹦样的大鸟,用它短坚硬的嘴,不停地去啄那树二、枝条。每啄一下,就有灿烂夺目的火花迸发出来。
这个聪明的青年人,顿时悟出取火的方法。他折下遂木一的一根小枝,试着去钻大的树枝。弘用劲,就有火光飞溅出来。青年人非常高兴,他可以折取一些遂木带田去。可是用完了又怎么办呢?能不能用别的树枝代替遂木取火呢?他取来别的树木试着钻下去。钻呀!钻呀!虽然比钻遂木长些,但终于也能发出火光,把树木燃烧起来,
青年人高兴极了,即刻动身州到自己困度,把他在遂明国发明的钻木取火的方法教给人们,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学会了取火的方法。
自此以后,人类就有了火。火把五谷煮烂,把野味烤熟。冬天,人们用它取暖。黑夜,人们用它照明。人们还用火来冶炼矿石,打造工具和武器。火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人类迈向文明。
为了纪念那个发明钻木取火的青年人,人们尊称他为"燧人氏",并世世代代传下去。"燧人氏"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在女娲补天之后,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又有神农氏生于姜水之说,姜水在今宝鸡境内,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炎帝和神农氏是否为一人的争议,应是在神化他们时弄混了),出生了一个小孩。说来奇怪,在他刚出世,石洞周围自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里的水彼此相连,若取其中一眼之水,其它八眼皆会波动起来。这个孩子天生异相,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头上长有两只角,牛头人身。看到的人们都说这是天神下凡,九眼井是他带来的吧。于是在他长大后,大家推举他为部落首领,因为他们居住在炎热的南方,就自称炎族,称他为炎帝。有一次炎帝看见一只红色的鸟衔着一串像种子的东西,炎帝看见鸟儿把它吐了出来,炎帝拾起来,鸟儿围住他飞了三圈,又唧唧啾啾地叫了一阵飞走了。炎帝认为这是天帝派红鸟送来的食物种子,便把种子埋在土里。又用木头制成耒耜,教人们松泥土,并掘井灌溉禾苗。这年秋天,一大片禾苗成熟了。人们多高兴呀!大家感念炎帝的功德,都称炎帝为神农。这样周边的部落又称炎帝部落为神农部落,而称他为神农氏,即农业部落的首领。(“氏”的原意是一种神祇,在原始社会代表部落首领的公用称呼,只是后世的学者将其解释为神祇,这和后来兴起的中国神话学有关。)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
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他尝完一


评论 COMMENT 共 0条
你未登录,请登录